爱范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名人的磨难》有感:献给脆弱而渴望成功的当代青年

2023-10-10 03:37 来源:爱范文 点击:

读《名人的磨难》有感:献给脆弱而渴望成功的当代青年

读《名人的磨难》有感:献给脆弱而渴望成功的当代青年

****************

读《名人的磨难》有感:献给脆弱而渴望成功的当代青年

作者:董江波

image.png

发表时间:02-1510:20优质原创作者

今天是中国第28个教师节(注:本文写于2012年9月10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举办了一场41°文化论坛的特别专场。知名作家冯俊科,为广大教师、青少年学生献上自己再版作品《名人的磨难》。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北京蒲公英中学副校长郑斐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出席了活动现场。冯俊科将现场签名的《名人的磨难》赠送给郑斐老师,祝贺全天下老师教师节快乐。活动主办方向蒲公英中学赠送了100册《名人的磨难》,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希望老师们能够引导学生多读书,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人生观。出席本次41°文化论坛的特别专场的业内人士纷纷谈了自己读《名人的磨难》后的感受,他们的观点,对于当代老师和青少年具备着很强的心理和成长意义,对于当代人的成功观,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非常发人深省。传达正能量和进步力量的好书《名人的磨难》初版于上世纪80年代,其精彩的故事及其蕴含的精神曾激励了一代代读者。在如今的大变革时代,我们面临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少有人再去想名人光彩背后的磨难与奋斗,而集中关注在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上。红旗出版社社长徐永新一言以断之,红旗出版社只出推进进步的力量的书,这本《名人的磨难》就是推进进步的力量的好书。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于友光表示,自己只参加宣传正能量书的活动,今天是第28个教师节,这本具备强大正能量的书正是送给全天下教师和青少年的最好的礼物。传播最简单却又真挚可靠的故事国内著名图书出版人、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要把这本《名人的磨难》,作为教师节最诚挚的礼物送给老师们;这是一本激励青年的励志性读物,给当代青年传播最简单却又真挚可靠的故事。蒲公英中学副校长郑斐动情的说:“给学生一桶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泓泉水,这泓泉水就是读书,读好书。而这本《名人的磨难》无疑是带给老师和孩子的一泓清泉。”“纠偏”脆弱而渴望成功的青少年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作家阎连科在阅读过《名人的磨难》后,谈了自己的三个观点,这本书,一是成功学纠偏;现在很多人,只谈“欲望”不谈理想,甚至理想直接变成了欲望,而欲望,直接导致中国的青少年们,脆弱而又渴望成功,如果目的达不到,往往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理想,只能是欲望。这本书,读后能够改变这样的理想观。二是浮躁社会的平衡;当低人热衷追慕名人而不甘平凡,喜欢谈论幸福而规避磨难。《名人的磨难》却告诉我们,自古名人多磨难。这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这也恰是本书的时代意义所在。我们的生活过于浮躁功利了,确实需要一些坚实的信仰来加以平衡。三是,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理想缺位、甚至思想缺位的,散发着负能量的孩子看,看完,他就有可能变成正能量,起码不是负能量了。作者本人冯俊科在谈到创作感受时表示,我们往往崇尚名人闪耀的光环,但却忽视了,名人在成名过程中的经历,会有一般人所承受不了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常人无法经受的挫折和痛苦,如果你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那只能远远的羡慕名人而自做一个普通人。自古名人多磨难,不同的时代,“磨难”的含义也不同,这也是我决定再版这本《名人的磨难》的最大原因。坚持成就冯俊科自己的《名人的磨难》全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成法是冯俊科的发小和玩伴,并且一起参军入伍,战友关系更进一层。他曝料,从小学起,冯俊科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而这十几年来,冯俊科笔耕不辍,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甚至在为官后,也坚持周末创作,每到写到兴奋时,就会打电话给发小兼战友的王成法在电话里即兴朗读一番,两个人常常是感叹落泪。《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感叹的说,自己拿到《名人的磨难》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熟悉,翻开内容一看,竟是自己20多年前读过的书。他认为,《名人的磨难》起到的,是一种亲切的感染的浸融的作用,潜默移化的把正能量输送到了你的思想中。《名人的磨难》内容简介《名人的磨难》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再现了名人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个在困厄中不懈抗争的名人,组成了一阙激越昂扬的命运交响曲,让读者领略名人风采的同时,感受精神的陶冶与洗礼。《名人的磨难》作者简介冯俊科,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2003年3月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书记,2007年1月任局长。著有散文集《江河日月》等。

(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网络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届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自由职业人员联谊组成员,已创作网络小说6部,诗歌集1部,最新作品都市异能小说《最后的巫族守卫》正在连载当中)

****************

读《名人的磨难》有感:献给脆弱而渴望成功的当代青年

作者:董江波

发表时间:02-1510:20优质原创作者

今天是中国第28个教师节(注:本文写于2012年9月10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举办了一场41°文化论坛的特别专场。知名作家冯俊科,为广大教师、青少年学生献上自己再版作品《名人的磨难》。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北京蒲公英中学副校长郑斐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出席了活动现场。冯俊科将现场签名的《名人的磨难》赠送给郑斐老师,祝贺全天下老师教师节快乐。活动主办方向蒲公英中学赠送了100册《名人的磨难》,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希望老师们能够引导学生多读书,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人生观。出席本次41°文化论坛的特别专场的业内人士纷纷谈了自己读《名人的磨难》后的感受,他们的观点,对于当代老师和青少年具备着很强的心理和成长意义,对于当代人的成功观,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非常发人深省。传达正能量和进步力量的好书《名人的磨难》初版于上世纪80年代,其精彩的故事及其蕴含的精神曾激励了一代代读者。在如今的大变革时代,我们面临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少有人再去想名人光彩背后的磨难与奋斗,而集中关注在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上。红旗出版社社长徐永新一言以断之,红旗出版社只出推进进步的力量的书,这本《名人的磨难》就是推进进步的力量的好书。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于友光表示,自己只参加宣传正能量书的活动,今天是第28个教师节,这本具备强大正能量的书正是送给全天下教师和青少年的最好的礼物。传播最简单却又真挚可靠的故事国内著名图书出版人、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要把这本《名人的磨难》,作为教师节最诚挚的礼物送给老师们;这是一本激励青年的励志性读物,给当代青年传播最简单却又真挚可靠的故事。蒲公英中学副校长郑斐动情的说:“给学生一桶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泓泉水,这泓泉水就是读书,读好书。而这本《名人的磨难》无疑是带给老师和孩子的一泓清泉。”“纠偏”脆弱而渴望成功的青少年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作家阎连科在阅读过《名人的磨难》后,谈了自己的三个观点,这本书,一是成功学纠偏;现在很多人,只谈“欲望”不谈理想,甚至理想直接变成了欲望,而欲望,直接导致中国的青少年们,脆弱而又渴望成功,如果目的达不到,往往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理想,只能是欲望。这本书,读后能够改变这样的理想观。二是浮躁社会的平衡;当低人热衷追慕名人而不甘平凡,喜欢谈论幸福而规避磨难。《名人的磨难》却告诉我们,自古名人多磨难。这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这也恰是本书的时代意义所在。我们的生活过于浮躁功利了,确实需要一些坚实的信仰来加以平衡。三是,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理想缺位、甚至思想缺位的,散发着负能量的孩子看,看完,他就有可能变成正能量,起码不是负能量了。作者本人冯俊科在谈到创作感受时表示,我们往往崇尚名人闪耀的光环,但却忽视了,名人在成名过程中的经历,会有一般人所承受不了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常人无法经受的挫折和痛苦,如果你承受不了这样的痛苦,那只能远远的羡慕名人而自做一个普通人。自古名人多磨难,不同的时代,“磨难”的含义也不同,这也是我决定再版这本《名人的磨难》的最大原因。坚持成就冯俊科自己的《名人的磨难》全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成法是冯俊科的发小和玩伴,并且一起参军入伍,战友关系更进一层。他曝料,从小学起,冯俊科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而这十几年来,冯俊科笔耕不辍,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甚至在为官后,也坚持周末创作,每到写到兴奋时,就会打电话给发小兼战友的王成法在电话里即兴朗读一番,两个人常常是感叹落泪。《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感叹的说,自己拿到《名人的磨难》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熟悉,翻开内容一看,竟是自己20多年前读过的书。他认为,《名人的磨难》起到的,是一种亲切的感染的浸融的作用,潜默移化的把正能量输送到了你的思想中。《名人的磨难》内容简介《名人的磨难》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再现了名人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超越苦难的伟大精神。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个在困厄中不懈抗争的名人,组成了一阙激越昂扬的命运交响曲,让读者领略名人风采的同时,感受精神的陶冶与洗礼。《名人的磨难》作者简介冯俊科,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处长,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2003年3月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书记,2007年1月任局长。著有散文集《江河日月》等。

(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网络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届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自由职业人员联谊组成员,已创作网络小说6部,诗歌集1部,最新作品都市异能小说《最后的巫族守卫》正在连载当中)

****************

听着莫扎特第三钢琴幻想曲,感受笑与泪的情感交织,让思潮奔涌!

作者:喜欢古典音乐的男孩

发表时间:02-2116:19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奥地利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宗教音乐、歌剧、交响曲、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因其明快均和,内容形式完美,被古今中外音乐家奉为经典。

莫扎特共创作了三首钢琴幻想曲(Piano Fantasias),分别为K.396、K397、K475,其中d小调幻想曲K397、c小调幻想曲K475这两首最为著名。幻想曲是一种形式不受拘束、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点,并富浪漫色彩,舒伯特、舒曼等都创作过不同题材的幻想曲。莫扎特的《c小调第三钢琴幻想曲》K475完成于1785年,在创作风格和乐曲内容上,与前一年完成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相似,所以二者常被看作是姊妹篇,这首幻想曲是莫扎特少数悲愤激昂之作,充满着强烈的戏剧性。

《c小调第三钢琴幻想曲》为单乐章作品,全曲开始于沉重的和弦,然后黯淡忧伤的小调主题呈现。随后主题以半音化的旋律行进展开,并且伴随着机械的同音敲击,悲愤和无奈的情绪交织。小调主题的重复后,突然出现了一首优美的抒情旋律,使听者豁然开朗,仿佛是对幸福的遐想,跳跃的节奏也表达出轻快的心情。不协和音的出现,使音乐走向了一段钢琴弹奏的华彩乐章,在上行、下行的乐句激烈的演奏后,乐曲又归于平静的旋律。一段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奔涌,低音部发出震音,激烈的悲愤的再现,展示内心的痛苦挣扎。尾声乐曲和弦力量更为沉重,伤感叹息的主题仍旧以半音阶行进展示,最后以快速上行乐句结束。

Wolfgang Amadeus Mozart,Fantasia In C Minor, K.475.

****************

耳聋者也能听到音乐了!将这款耳机放到胸前,就能感受到旋律

作者:科技咖啡厅

发表时间:18-12-2223:20

听音乐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外放令人激动,戴着耳机倍感深情。但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感受音乐的魅力,对于失去听力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手语和写字和他人交流,却没有办法听音乐。很多音乐迷都有属于自己的耳机,戴上耳机首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而且不管身处多么嘈杂的环境,耳机都可以帮助你隔绝外界的声音,带给你至纯至美的精神享受。

为了将这份美好带给所有人,为了让失聪人士感受音乐的魅力,国外一名叫Liron Gino的设计师,经过多年研究,设计出了一款名叫Vibeat的耳机。这款耳机只有瓶盖大小,外观和项链一样时尚。有了这款耳机,耳聋患者和重听患者就可以感受到音乐旋律。

相信大家都知道贝多芬吧,贝多芬耳聋后,曾用牙齿咬住木棒,抵在钢琴上听声音,最终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命运交响曲》。他感知音乐的方式在今天被称为骨传导。如今Vibeat耳机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只不过它的介质是一个耳机。这两只“小瓶盖”可以通过震动,传递出音乐重低音的节奏,然后经过骨头传递声波到神经中枢。

失聪者虽然听不到来自外界的声音,但他可以接收到律动,通过律动感受属于自己的音乐style。Vibeat耳机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佩戴方法,比如耳机 项链 手镯甚至是别针。使用它时,可以把它贴在胸骨上,类似于医生使用的听诊器。打开音乐后,它会根据音乐节奏产生震动,震动感会通过胸骨 肋骨,一直往上层层传递,最终到达神经中枢,失聪的人就会拥有神奇的音乐体验。

此外,比起一般的大耳机和挂耳式耳机,Vibeat耳机非常方便携带。它只有两根绳子和两个小黑片,使用它时,一长一短的两根线,你可以把它挂在脖子上或者系在手腕上,造型非常新潮,还不容易掉落。两个独立的小黑饼也可以分开,方便和其它人共享音乐。这边你把耳机贴到胸口上,那边她系在手腕上,共同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好。

比较遗憾的是,那些使用Vibeat耳机的失聪者,只能听到音乐旋律,歌词是听不到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失聪者都适合这款耳机,比如神经性导致的耳聋,戴上这款耳机就听不到任何声音,也感受不到音乐传来的震动,但耳膜损伤的人却可以。

这款耳机美貌与功能兼备,可见设计师的用心良苦。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奇葩的发明应运而生,在千万个发明中,这只耳机很独特,它并不是为了追求效率和便捷,更不是为了方便普通人生活。最初它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将音乐与爱传播,帮助失聪的人们从无声世界中获得短暂解脱。这款耳机充满着人文关怀,在越来越冰冷的时代,证明科技也可以温暖人心。

****************

你知道绝望是什么样的体验吗?网友:挺过去就很美好了

作者:奇趣大千视界

发表时间:18-06-0620:24

1、生活就是这样,给了你绝望也给了你希望,挺挺就过去了,人生很漫长,谁也不会一帆风顺的,等回头看过只不过是回忆罢了。

2、我只能说不离婚的家庭,妈妈都是为了孩子在坚持,大人谁离了谁活不了?真的是怕孩子有后爸或者后妈孽待孩子呀!愿你能理解你的母亲!

3、为什么我感觉“绝望”这个词都算轻的呢,爱了他十年,曾经的遗憾是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后来心情缓和后发现他出轨。再后来就是赌博,出轨,每次原谅后还是一样,我这十年啊算是喂了狗啦

4、父亲赌博,家里一贫如洗,这几年稍微好转一些,我本来打算凑些钱买房付个首付,长这么大除了小时候要零花钱再也没要过什么,第一次主动问我爸借一些钱,结果才知道他给他侄子也就是我堂哥又弄钱买了一辆车,我爸手上钱不够还给别人借了在给他,之前就给弄过一辆结果我堂哥不安分把车卖了想着挣大钱,后来被骗了没办法,又找我爸,呵呵我爸又给弄一辆。

5、其实有时候陷入困境的时候别绝望,挺挺就过来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没有什么比现在更不好,没有什么比死更绝望,那你怕什么呢。我早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任何事都打倒不了我。

6、也不知说什么好,谁都不容易,希望有缘的人,去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多听听感受一下人生,从出生,到未成年,青年,中年,老年……个人见解,曲子诉说着一切………

****************

拍纪实摄影,摄影师是否需要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去体验生活?

作者:设影纪元

发表时间:02-1812:25

一张张照片,就像一个个独立的时空,存储着那一刻的记忆。如果记忆是人生的全部,那摄影就是通向记忆的桥梁。

我觉得,摄影师如果想拍到一张意义深刻的照片,那么深入、体验被摄者的生活是必要的,一张好的纪实摄影照片是会讲故事的,当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同人的生活,拍出来的照片会是有感情,有故事的。没有感受怎能拍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参与度的好作品。纪实摄影需要时间,需要真实,需要深入。

拍摄纪实题材的作品,有一点必须记住的是要多走多看,多体会。

需要我们用自身去融入到拍摄主题的生活当中,如果没有去深入的体会我们拍出来的效果可能就是旅游或者路人经过的感觉,若是去亲身经历过后,才明白作品带给我们的启发,所有的纪实性的作品都是一个道理。

你要拍老北京胡同,那么必须和当地老胡同的人接触,去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知道主题的选择,如果一味地去拍可能效果就不是自己想要的。

摄影绝不是仅仅靠技巧和冷冰冰的技术就能完成的工作,能说会写字就能著作传世经典吗?能识谱就能创作《命运交响曲》吗?一组作品如果没有作者对主题的理解,没有对世态人生的感悟和表达,他就没有灵魂,谈何价值?

其实我挺反感某些 人拿着相机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怼上就拍,甚至给穷人付钱摆拍,这严重违背了纪实摄影的本质。

摄影和我们去过的地方,阅读过的书籍,看过的电影,吃过的美食,听过的音乐,见识过的人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联,最终都会在作品中呈现。

对我来说,摄影,是对世态、人生的感悟,是对生活的理解,也是传递能量与爱的一种方式。

用镜头关注着那些需要被关注的群体。比如家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高原教师,民间匠人,医生等等,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呼吁大家关注这些群体,这就是我认为纪实摄影最大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