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2023-10-12 01:33 来源:爱范文 点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一:《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最近读得最好的一本历史书。之前对明史一点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个朝代好像真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小时期。但是没想到,万历十五年居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image.png

作者查阅了打量的史料,把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点给放大,有血有肉的重现了历史,没有史学家陈腐的史料和数据堆砌,却有很多人物故事和言语的记录,而且没有脸谱化的夸张,表现了多样的人物性格。

作者分别选出了各个方面的杰出代表,统治者万历皇帝,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虚位元首,张居正,申时行是政治和经济的代表;戚继光是军事的代表,李贽是文化的代表。

通过对他们描写,以小现大,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行了一次宏观的总结。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自序和前四章。它让我深切懂得了什么是“人性的阴阳”和政治中的牵制之道。阳为善,阴为恶,阴阳相辅相成,只是每个人阴阳的比例占得不同人性的阳是正直向上的,而阴则是人的私欲。一个良好的制度应该是可以让人积极发扬自己的阳和合理宣泄自己的阴的。而中国社会是靠纲常伦理来维护社会的运转而不是靠法律。妄图把每个人都变成圣人,合理宣泄自己的“阴”的渠道受阻,压抑了人性。

但是这也是幅员辽阔,以农为本的中国不得已为之的。

正如书中所说:“个人的私心会随时随地变迁,只有伦理道德永恒不变。”但是我却产生了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就一定要维持那么大的国境?如果我们像西欧一般,蕞尔小国林立,那么是不是会更好?

国家大是有它的好处,但就像一个大象一样,奔跑的越快,惯性越大,脱轨了被甩出去也越远。

第二。张居正一生勤勤恳恳,但是却落了个抄没家产,子嗣流放的结局。实在不能不让人扼腕。而我觉得他问题归结出来就是“欲速而不达。”正如文章总结说:“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之前,行政效率得增进,必然是缓慢有限度的。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因压力过高而分裂;而纠纷一起,世纪问题又会升级为道德问题。”

其次,他没有认清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刚有阴”。“文官虽然说是人民的公仆但实际上已保罗了出色人物,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但张居正仍然把文官集团当作行政工具,对其中最孚众望的人不加以尊敬,使自己陷入孤立。”

或许还真应了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另外,个人的刚愎自用,把百官都放在了自己的严格监视下,让文官们失去安全感。而且官官相护,得罪一个人也许就得罪了很多利益集团。

第三。贪婪和清廉是相对的,所谓贪官往往贪物质,有而清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贪名声和道德感的。如果没有贪官,那么清官就无法对比出自己的道德上的高尚而获得自己心理上安慰。并且有一定数量的贪官可以保证清官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中国自古有文人相轻的传统,并且喜欢窝里斗,不利于统治阶级的团结。所以圣明的皇帝懂得保持各个权力集团势力得平衡,从而达到一种和谐。例如和珅和纪晓岚,对乾隆来说,缺一不可。

除了这些,其实我还蛮同情帝王的。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们看似一手遮天,但他们其实就是一个权威性的象征,被繁文缛节,文武百官,天赋使命牵着线,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傀儡娃娃。他不允许拥有人的感情,他无法做出自己的决定,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持感情和个性的真空,增强抽象的伦理观念。最好毫无主见,任人摆布。当时看《末代皇帝》,这种感觉尤甚。溥仪完全没有选择,他一辈子背负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还是生在寻常百姓中的小康之家好,虽然过的苦一点,但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命运。

【篇二:《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1255年前,有一个王朝的叫做唐,有一个皇帝叫做唐玄宗李隆基,有一个矮胖子叫做安禄山。而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彻底的改变了唐朝的命运,曾经繁荣的唐朝从此陷入衰弱。这个年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424年前,有一个王朝叫做明,有一个皇帝叫做明神宗朱翊钧,有一个神秘的年份叫做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个年份也是历史的转折点,被载入史册。

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儿。

第一件大事:戚继光去世

戚继光,在张居正死后的被调离蓟州前线,前往广州,职务未变。但是那曾经的舞台,曾经的时代已经不再属于他,他只好回到老家,安度晚年。三十六年前,他从这里出发,进京,赶考,征战,练兵;三十六年后,戚继光重返家乡,妻子王氏弃他而去。曾经征战三十余载,曾经获得无数荣誉的老将军;曾经横扫倭寇、蒙古的老将军,在孤独与凄凉中安然死去,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二月去世,年60,谥号“武毅”。

第二件大事:海瑞去世

海瑞,一代清官,死后仅留下纹银十两,生前倍受同僚攻击、百姓崇拜,不贪污受贿、刚正不阿。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对海瑞的评价:“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在张居正死后,应诏前后担任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侍郎,与万历十五年(1587年)死在任上,年享73。

第三件大事:万历皇帝彻底改变了

曾经一贯勤奋的万历皇帝突然变了,不上朝、不愿意接见大臣,此时朝廷的内争是十分严重。张居正死了,朝廷便像是无人看管的一盘散沙,弹劾奏章不断,各党相争。

世间已无张居正,虽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仍然在执行,但是已经无人能控制朝政了。所有的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官位、自己的利益不断努力着。

在这样一个时代,当首辅是困难的,必须面对众官员的反对,必须赢得皇帝的赞同,必须付出时间与精力……这些限制着无数首辅们。张居正排除异己、争夺权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他对明朝是有巨大贡献的,他开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时代,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作者黄仁宇也是在书中表达出了对张居正的推崇,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于一个“宪法危机”之中。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机还令人难于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政事的每下愈况,才真相大白,但是恢复正常步伐的机会却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这本书中主要以人物为主线,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作者主要突出的介绍了当首辅的困难与当皇帝的烦恼,作者在书的末端这样说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是的,大明王朝正在走向没落,没有张居正,或许大明会早多少年灭亡。一切都是未知数啊!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aYearof NoSignificance,直译成汉语也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一年”,这是常常被史学家所忽略的一年,作者却将这一被人早已忽略的一年写出了万历十五年的风采!

【篇三: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公元一五八七年没有弥赛亚的诞辰,没有先知的教诲,没有预兆变迁的星斗闪烁满天。有的,不过是一张张脸罢了,一张张疲惫地奔波于历史的定格之中的脸。

万历注定不是属于帝王的时代,这张脸谱中注定没有多少王权的神气。大明王朝注定只是封建史上的一个瞬息,而万历朝大约是合眼的前奏,毕竟紫禁城中休憩的已不再是一个雄心壮志的统治集团,这点,万历之前的嘉靖就感觉到了——万历同他一样早年登极,充满变革和振兴的希望,但这一些希望都随着自身年龄与矛盾的增长、深化渐渐瓦解。明孝宗(弘治)应当感到悲哀,因为他的子孙没能像他那样扭转祖宗留下的可怕局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多事之朝才如同一出又一出的折子戏,留下那么多红红绿绿的角色。

惟独有个人不绘脸谱,单看他一眼就觉得有凛然之气扑面而来。他不是贡生,乡试出身,也不应是有权对别人吹胡子瞪眼的那一类,却绝对有憋着气唱大红脸的天赋。他叫海瑞,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刚峰。如果出生在当今社会,他一定算是个勤奋的好少年,与此同时,又是无知的愤青。想要为萎靡的朝政打一剂强心针的他,若不是有打不死的勇气,怎么敢傲立于群臣之中?说他简朴,却又嚣张,普天之下,凡为仕者无不惧其威风;说他忠诚,却又不能扛顶风的旗,固执于毛皮小事之间。一个儒道的修行者,一个斋戒灵魂的素食者,他因为与尘世相触而不再是圣贤。这不仅是海瑞的不幸,更是明王朝的不幸。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舒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以博得帝王的信任。但嘉靖尚道,万历重情,他只能做一面没有人去照的镜子,被搁置三朝的老臣。

明朝没有李世民,没有长孙氏,宫廷中人人戴着面具。读《明史》我几乎没有抓到一个背影,但庆幸《万历十五年》让我勉强看见了一个海刚峰。几乎孤芳自赏的他,行走于浓妆艳抹的人群中,很干净。他死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镜碎了,却没有人去补。

万历十五年,一五八七,明代的又一面镜子不在了。在一片景仰的声音中,海瑞那张不戴面具的脸成了永远的幻影。他的矛盾并不来自内心,而是与外界摩擦的结果。我不想假设他为那个时代的良心,或许他没有资格,李贽有,因为他忏悔过。

海瑞不会回头,他不知为何要忏悔,他要做信念,而不是心的殉道者。大明王朝合上眼的前一刻,他或许,是最后的那个愤怒的拳头。

脸?对,他的脸,不过是一张皮。皮下的,才是硬骨头。历史的脸谱是多端的,但油彩背后的,方是本原。一面能透过它的镜子,是不是很好?

【篇四:《万历15年》读后感】

万历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一批历史人物在黄的笔下重新闪现出灵光,掩卷而思,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人在官场,特别是中国社会应该如何适应。

读这本书,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总裁李晓忠会议上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共产党不满意,则更要入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她!”诚然,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变中国社会,则首先要适应这个社会上的规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改变社会。

但在万历时期,却没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万历帝采取了消极的做法,使得朝内矛盾增加;张居正采用高压策略,令压力在其去世后瞬间爆发;申时行总结经验,却采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无成;海瑞用其独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却无法与现实接轨;戚继光虽心有国家,外在表现却是组建私家军队——“戚家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综合以上,我说充分认识到“目的”与“途径”各有所重,可以说,目的重要,达成目的的手段更加决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为国家出力,但如果途径不对,则目的无法达成。

中国毕竟不具有一个直来直去的文化,大家讲“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显重要。在西方,“沟通”同样是一门科学,而在中国“沟通”却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为当事人就要有识破别人真实目的的能力。

万历皇帝在别人指责张居正之时没能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酿成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错误。所以这要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征所讲,一个连亲情都不顾,边儿子都可杀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所以,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违反了大原则,其心术则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风,因为人毕竟是人,有“阴”、“阳”两面,即私俗与奉献精神并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高薪养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后一定要记住,要改变社会,首先要适应社会;要改变一个人,也要首先与这个人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要认清一个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视其言行背后的真实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篇五:《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我一向不太善于写读后感,实在太难了,想轻巧地把作者用一本书才讲完的东西复述出来,无异于妄想,要想写点自己的东西出来,也觉得有难度。

全书的重点,在文章最后一章已经讲到,作者为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扬扬洒洒数十万字,材料不能说不丰富,语言也很耐读。

制度的朽坏往往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事情中显现出来,而整个社会的朽坏就更加久远了,可能从南宋末年便有迹象。

但这是为什么?制度的朽坏的根源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归之于生产力的发展,我并不反对。但我觉得更加直接的原因是,人心的变化。

人心的变化才会使一个制度真的失效、朽坏。一个好的超市要适应当时的人心向背,要留有余地。但任何一个制度都不可能万世长存、万世不变。只有不断适应这一变化,才能得长治久安。

【篇六:《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叫《万历十五年》的书,真是感觉受益匪浅。好久没有这样的撼动过了。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看了这本书后,真是叫人回味。从中也学到了许多的人生道理。